1. 你能描述一下渐进增强和优雅降级之间的不同吗?
定义:优雅降级(graceful degradation):一开始就构建站点的完整功能,然后针对浏览器测试和修复渐进增强(progressive enhancement): 一开始只构建站点的最少特性,然后不断针对各浏览器追加功能。优雅降级和渐进增强都关注于同一网站在不同设备里不同浏览器下的表现程度。区别:“优雅降级”观点认为应该针对那些最高级、最完善的浏览器来设计网站。而将那些被认为“过时”或有功能缺失的浏览器下的测试工作安排在开发周期的最后阶段,并把测试对象限定为主流浏览器(如 IE、Mozilla 等)的前一个版本。“渐进增强”观点则认为应关注于内容本身。总结:"优雅降级"就是首先完整地实现整个网站,包括其中的功能和效果. 然后再为那些无法支持所有功能的浏览器增加候选方案, 使之在旧式浏览器上以某种形式降级体验却不至于完全失效。"渐进增强"则是从浏览器支持的基本功能开始,首先为所有设备准备好清晰且语义化的html及完整内容, 然后再以无侵入的方法向页面增加无害于基础浏览器的额外样式和功能。当浏览器升级时, 它们会自动呈现并发挥作用。复制代码
2. 请说说浏览器内核的组成?
浏览器的结构:用户界面(UI) - 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后退/前进按钮、书签目录等,也就是能看到的除了显示页面的主窗口之外的部分;浏览器引擎(Rendering engine)-也被称为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主要负责取得页面内容、整理信息(应用CSS)、计算页面的显示方式,然后会输出到显示器或者打印机;JS解释器 - 也可以称为JS内核,主要负责处理javascript脚本程序,一般都会附带在浏览器之中,例如chrome的V8引擎;网络部分 - 主要用于网络调用,例如:HTTP请求,其接口与平台无关,并为所有的平台提供底层实现;UI后端 - 用于绘制基本的窗口部件,比如组合框和窗口等。数据存储 - 保存类似于cookie、storage等数据部分,HTML5新增了web database技术,一种完整的轻量级客户端存储技术。主要浏览器:IE、Firefox、Safari、Chrome、Opera。它们的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IE--TridentFF(Mozilla)--GeckoSafari--WebkitChrome--Blink(WebKit的分支)Opera--原为Presto,现为Blink复制代码
3. 为什么利用多个域名来请求网络资源会更有效?
动静分离需求,使用不同的服务器处理请求。处理动态内容的只处理动态内容,不处理别的,提高效率。突破浏览器并发限制, 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域名下的请求有一定数量限制。超过限制数目的请求会被阻止。不同浏览器这个限制的数目不一样。Cookieless, 节省带宽,尤其是上行带宽一般比下行要慢。用户的每次访问,都会带上自己的cookie,久而久之耗费的带宽还是挺大的。假如weibo 的图片放在主站域名下,那么用户每次访问图片时,request header 里就会带有自己的cookie ,header 里的cookie 还不能压缩,而图片是不需要知道用户的cookie 的,所以这部分带宽就白白浪费了。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比如: 上传js窃取主站cookie之类的)节约主域名的连接数,从而提高客户端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优化页面响应。复制代码
4. 说说前端开发中, 如何进行性能优化?
1) 减少http请求次数:css spirit,data uri;2) JS,CSS源码压缩;3) 前端模板 JS+数据,减少由于HTML标签导致 的带宽浪费,前端用变量保存AJAX请求结果,每 次操作本地变量,不用请求,减少请求次数;4) 用innerHTML代替DOM操作,减少DOM操作次数;5) 用setTimeout来避免页面失去响应;6) 用hash-table来优化查找;7) 当需要设置的样式很多时设置className而不 是直接操作style; 8) 少用全局变量;9) 缓存DOM节点查找的结果;10) 避免使用CSS Expression;11) 图片预载;12) 避免在页面的主体布局中使用table, table要等其中的内容完全下载之后才会显示出来, 显示比div+css布局慢;13) 控制网页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量; 比如: 启用GZIP压缩或者保持良好的编程习惯, 避免重复的CSS,JavaScript代码, 多余的HTML标签和属性。 复制代码
5. 从前端角度出发, 谈谈做好网站seo需要考虑什么?
1) 语义化html标签;2) 合理的title, description, keywords;3) 重要的html代码放前面;4) 少用iframe, 搜索引擎不会抓取iframe中的内容5) 图片加上alt复制代码